企业社会责任怎样阻止掉入“漂绿”陷阱?
2020-12-29 4102 gjys004
凭证《2019中国可一连消耗报告》显示,消耗者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议题的关注度呈一连上升趋势,甚至影响购置决议:2019年,消耗者由于“产品以制造商推行CSR(企业社会责任)允许着名”来选购可一连产品占比从2017年的21.53%上升到52.35%。越来越多的企业最先重视CSR并最先接纳行动,但每年都有着名品牌被指控在CSR方面误导或欺瞒公众。
早在2009年,农民山泉的“一分钱捐赠工程”就被民政部主管的《公益时报》果真质疑。2016年,耐克、迪士尼、康师傅等多家着名企业登上《南方周末》漂绿榜。在外洋,公众与媒体对企业监视更为严酷。2019年,非营利执法组织ClientEarth正式投诉BP,以为BP在其近期的广告中,在低碳认证方面误导消耗者。H&M也曾由于其衣物接纳运动未报告衣服的最终存放位置而受到质疑。
在媒体及公众看来,只管这些品牌宣称自己支付了很大起劲,但他们的营业可能并未充分支持他们的宣传。这种试图借助CSR提升企业形象,但现实上并未真正执行或对效果举行强调的行为被称为“漂绿”,通俗诠释就是说的比做的多。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和潜在的利润使部分企业盲目迎合风潮,走上“漂绿”的歧路,另外,由于现阶段中国企业对可一连生长明确较浅,也没有过多的实践履历,不知不觉间被动举行了“漂绿”。但无论出于哪种“漂绿”动因,恒久来看,“漂绿”带来的损失与危害大于利益,企业应该要阻止掉入“漂绿”陷阱。
为什么企业需要阻止漂绿?
企业的“漂绿”行为一旦曝光,将会大大攻击消耗者对企业的信托,降低他们的购置意愿,危及企业财务绩效等。2015年,已有中国学者用《南方周末》宣布的“漂绿”榜上的51家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其“漂绿”曝光后的股价波动情形,证实“漂绿”曝光会给企业的政务绩效带来负面影响1。虽然这些负面影响是非致命性的,但依然需要引起注重。
别的,“漂绿”行为的伸张将导致公众对所有企业的可一连生长宣称抱有嫌疑态度,使真正以可一连方法行事的企业陷入危害,那不但将是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灾难。
与蓬勃国际的消耗者相比,中国消耗者的可一连生长意识尚未完全醒觉,但在“限塑”以及“垃圾分类”等政府政策的指导下正在逐步提升。精明的企业需要提前一步关注到“漂绿”可能会带来的危害,熟悉到“漂绿”曝光后的信用修复之难。